2022年省考:“提出對策”題的常用表述
提出對策題是省考申論中考頻較高的題目,也是我們部分考生很怕在考場相遇的一類題,通常在考場耗時耗力難以得分。主要是因為,作為對策主題考察十分靈活,大家對于材料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過于陌生,缺少相關話題對策的積累,不知如何下筆;再者,就是各位考生能夠理解材料中的問題,大致的對策也能提及,但是表述不夠規范,用詞不夠嚴謹,使得出現失分的情況。今天公考資訊網(http://www.indigenousjournal.com/)將從“人才類、資金類、監督類、意識類”等四方面列舉一些常用的規范表述,供大家學習參考。
一、人才類
有仔細梳理過各省試題的同學會發現材料中經常提到“難以留住基層公務員;鄉村教師流失;缺少職業技能型人才”等類似的話題。這其中均暴露出人才缺少或流失。因此,各位考生可以在考場考慮使用:加大人才投入;擴充人才隊伍;加強人才隊伍建設;吸引專業人才;而這幾個關鍵詞適合于總括的對策,具體對策還是需要就提論題比如可以考慮書寫:出臺優惠補貼政策、完善福利補貼制度;打通上升渠道、創優人才發展環境;通過政企合作或者校企合作辦學,培養專業所需人才;既要加強培訓,又要開展外聘工作;根據人才特點需求,合理規劃,靈活調配崗位。
二、資金類
對策題涉及資金問題通常都是“資金短缺、苦于沒錢”等情況,此時可以考慮“加大資金投入;籌集社會資金;建立投融平臺;多渠道籌措資金;引入社會資本、吸納社會閑散資金”等;若材料中圍繞鄉村領域展開可參考發展特色產業,招商引資,發放低息貸款、免押貸款、無息貸款;等;若涉及小微企業出現融資難、融資貴的情況,也可以考慮“政策支持、降低稅費門檻”。
三、監督類
為了保障和促進當前法治建設工作,推進執法監督工作深入開展,題設經常圍繞監督方向展開,因此常見類型:“建立自上而下監督管理體系、落實一崗雙責、兩個責任,強化同級監督、互相監督、實行內外部監督相結合,健全監督機制,拓寬監督渠道,發揮媒體監督作用,發揮群眾監督力量,拓寬監督舉報渠道,設立24小時服務熱線”等。
四、意識類
對策題經常涉及各類主體思想意識層面出現問題,如村民垃圾分類思想意識淡薄、維權意識差、鋪張浪費、講究牌面,參與意識、主人翁意識淡薄等相關問題,常見對策表述如:加強宣傳引導,轉變發展觀念,形成正確意識,加強思想重視,加強作風建設,倡導良好家風,提高自律意識,培育良好風尚,樹立模仿榜樣,營造社會氛圍,引領輿論導向,傳遞價值觀念。
以上就是申論考試中有關“資金、監督、人才、意識”這四類常用的對策建議,歡迎各位同學學習交流。
相關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