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省考:驀然回首 “對策”就在燈火闌珊處
在申論備考中有些考生在做“提出對策”題型時,抄材料的時候總能寫個七七八八,但是當直接對策和經驗教訓寫完的情況下,腦袋中的補充對策無從下手,更別說還要表述規范、具有針對性。為此,公考資訊網(http://www.indigenousjournal.com/)整理了一些常見的規范表述對策詞,供各位考生參考。
一、營造輿論氛圍。加強宣傳引導、轉變發展觀念(比如政績觀、金錢觀、綠色發展、素質教育等)、形成正確意識(大局意識、憂患意識、責任意識、法律意識、學習意識、網絡安全意識)、加強思想重視、加強作風建設、倡導良好家風、線上線下相結合、開展評選評比、樹立正面典型等。
二、健全制度保障。健全市場準入機制、強化黨建引領、完善法律法規、形成長效機制、落實常態化管理、制定規章制度、提供政策支持、實施績效考評機制、推進體制改革、強化問責機制、實施部門聯動、構建倒逼機制、建立反饋機制、實施聯合獎懲機制等。
三、加強監督管理。重視調查研究、拓寬監督渠道、明確監督主體、提高準入門檻、引入群眾監督、開通舉報熱線、成立市長信箱、引入電視問政、明確責任清單等。
四、優化管理建設。開展專項整治、加大打擊力度、加大懲處力度、牽頭成立專項小組、優化產業布局、大力發展新業態、創新發展思路、完善政府購買服務、開拓試點推廣、形成完善體系、實施聯合執法、進行人性化管理等。
五、增加資源投入。注重技能培訓、加強技術指導、政策優惠扶持、加大財政投入、引進優秀人才、完善配套服務、完善福利待遇、引入社會資本、進行市場化運作、加大研發投入、鼓勵科技創新等。
當然,面對提出對策這類題型,我們備考中確實可以總結一些實用的規范表述詞,來幫助我們更快地組織語言和內容。但是,我們在這里也需要提醒大家:申論的本質是對材料的把握,提出對策能力的測查也是在給定材料的基礎上進行適度補充。也就是說,我們考生要在概括材料要點的前提下,挖掘背后的原因問題,結合自身的生活感悟、工作經驗等,用以上的規范表述轉化即可,切不可拋開材料瞎編亂造,否則就會本末倒置。
相關閱讀: